创新机制激活“一池春水”
河南省淅川县南水北调陶岔渠首枢纽工程。
张云虎用力甩了甩哨子,然后轻轻咬住,从鼻子缓缓吸气后使劲吹响。哨音划破午后的天空,和成群结队的海鸥的鸣叫声一起向远方飞去。
这里是河南南阳的丹江口水库渠首,南水北调工程的源头。放眼望去,湖水连天。引水渠如巨龙蜿蜒伸展,将珍贵的水资源送往北方。
随着响亮的口哨声,军警民联合巡逻队登车出发了。作为渠首民兵连连长,张云虎深知肩头重任:“守护好一渠清水,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”
近年来,河南省淅川县人武部、公安机关和当地村镇,在淅川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,共同发力、紧密配合,为保护南水北调工程作贡献。
“我们每天除乘车沿干渠巡逻外,在渠首附近还坚持步行巡逻,对重点部位、场所不间断进行排查,及时消除安全隐患。”张云虎说。
军警民联合行动机制,在淅川县发挥的作用远不止“护水行动”。据淅川县人武部领导介绍,所辖荆紫关镇自2020年以来,组织民兵、公安、消防、应急、民政等多部门联合执行的任务均圆满完成。
事实上,不断完善的双拥工作机制,正在让越来越多官兵受益。武警河南总队南阳支队某中队指导员王冰就是其中之一。王冰担任连队主官,常年战斗在一线,任务繁重,平时回家少。他的妻子崔靖唯在距离市区80公里的唐河县郭滩镇第二初级中学任教。
2024年,南阳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,以机制带动工作,由南阳军分区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牵头,主动收集各驻军单位随军家属随调意向。
王冰一家上报了调动意愿,想将崔靖唯调到市区学校,方便照顾家庭。原本整件事情他们都没有抱太大希望,上报后也没有再过问,没想到的是,这件事没多久就办好了。
原来,在双拥工作机制的推动协调下,整个过程一环紧扣一环,由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军会议专题研究,协调教育部门、编制管理部门等特事特办,把王冰家属安排到离家最近的南阳市第十五小学(东校区)。
“整个过程全部按照既定机制运行,当事人无需操心,不用费力伤神。”南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科科长王爽说。
不断完善的双拥工作机制,也进一步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。
在南阳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,南召县不断优化完善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机制,助力涉军企业减负发展。
当地一家重要的相关企业在建设一个重点项目时,需要大量征地,为让这一项目早日落地,当地启动联合协调机制,连续召开3次项目推进会议,督促进度、解决问题、压实责任、跟踪问效,最终确保了项目顺利落地。
“完善双拥工作机制,我们永远在路上。”王爽说,南阳市各级党委、政府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加强探索和总结,以打造出一个更好的未来。